《農業世界雜誌》349期(2012年9月)頁104
– 106。
《這是啥物蟲?》
覕佇灶跤的「雞仔」Bih tī
tsàu-kha ê「ke-á/kue-á」/何所之
台灣農家的「雞仔ke-á/kue-á」
雞和台灣農家的生活,關係很密切。以前台灣農家幾乎家家戶戶都自食其力的養幾隻雞。因此和雞有關的俗語,就將近有四十則之多。所以「說話浮誇不實」,華語呌「吹牛」,河洛人說是「歕雞胿pûn-ke-kui/pûn-kue-kui」,吹的不是牛,是雞的嗉囊。得罪了守護地方的神祇「福德正神:土地公」,最嚴重的懲罰是「雞養不活」(「得失土地公Tik-sit Thóo-tī-kong/Thóo-lī-kong,飼無雞tshī bô ke。」(比喻從事各種行業,若得罪了當地的主管或角頭,生意便做不下去。)
俗語又說「做雞著筅tsò/tsuè ke tio̍h
tshíng,做人著反tsò-lâng/tsuè-lâng tio̍h píng」(筅,tshíng翻扒。反píng,翻覆。)意思是說既然當了一隻雞,就必須撥弄沙土才能找到食物,做一個人也要努力工作,才可以生存。
就因為雞和台灣農家的生活息息相關,即使不是雞的動物,只要會叫的,就被冠上雞名。所以雖然稻田裏、水溝裏常見的青蛙,河洛話是「四跤仔sì-kha-á 、四跤魚sì-kha-hî、田蛤仔tshân-kap-á」,但是最通用的名稱是「水雞tsuí-ke/tsuí-kue,又唸作suí-ke/suí-kue」。「古kóo」有又大又老的意思,所以大青蛙就稱為「水雞古」。河洛話有句俗語:「膨風水雞刣無肉phòng-hong tsuí-ke
thâi bô bah」,是諷刺喜歡說大話,卻一點本事也沒有的人。就連造成台灣本土蛙類族群生存的一大威脅的北美大牛蛙,雖然很多肉,具有食用價值,但還是要入鄉隨俗,被叫做「美國水雞」。
灶頭頂的「雞仔」是啥物tsàu-thâu –tíng ê「ke-á/kue-á」sī siánn-mih?
早期鄉下灶跤(廚房)裏的「大灶tuā-tsàu」,都是用土磚(塗埆thôo-kak)砌成的,後來才用紅磚做灶(圖一)。做飯時不是燒煤炭球,也沒有瓦斯爐,更不用說電爐,家家戶都是用「燃柴hiânn-tshâ」的。晚飯後收拾好,熄了燈不久,灶跤裏就會聽到嘰嘰的蟲聲。老人家說這是「灶雞仔」,白天無聲無息地躲在大灶的縫隙裏,晚上才嘰嘰、嘰嘰地叫,並趁著黑暗出來,在「灶頭頂tsàu-thâu –tíng」找食物。這「灶雞仔」是什麼蟲呢?歷年來一直無定論。
古籍中有關「灶馬、灶雞」的資訊如下: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17.蟲篇云︰「竈馬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好穴於竈側。俗言,竈有馬,足食之兆。」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41,註「竈馬」曰:【釋名】竈雞,俗名。【集解】時珍曰︰竈馬處處有之,穴竈而居。按︰《酉陽雜俎》云︰竈馬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好穴竈旁。俗言,竈有馬,足食之兆。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228,註「竈雞」曰:「竈蟲,好穴於竈側,一名竈馬,一名竈雞。形類促織而身軟長鬚,兩股能跳,食鍋中餘沫。促織則有翼而黑色,性剛善鬪。竈雞則無翼而褐色,身弱而易死,其聲亦曰織織。」
清.方旭《蟲薈》卷3,引《山堂肆考》曰:「竈馬,一名竈雞。其形類促織而身軟長鬚,兩股褐色,鳴聲織織然。」
《諸羅縣志.蟲之屬》(康熙56年,西元1717年修)「竈雞」曰:「本草名竈馬。穴竈而居。狀如促織。詩義疏。似蝗而小。善跳好鬪。立秋後則夜鳴。俗言竈有馬。足食之兆。」《鳳山縣誌.凡虫之屬》(乾隆29年,西元1764年重修)列有「竈雞」,但無註解。《彰化縣誌.蟲之屬》(道光14年,西元1834年修)「竈雞」曰:「一名竈馬仔,穴竈旁,狀如促織。立秋後,則夜鳴。」
蔡邦華《昆蟲分類學》上冊(1957)有灶馬(Diestrammena
sp.)和灶馬蟋(Grylloides sigillatus),前者是駝螽類,觸角和腳(尤其是後足)很長,駝背缺翅,後者是淡黃短翅、鳴聲細而高的蟋蟀近緣。段成式的「竈馬」是「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可能就是Diestrammena。李時珍的「竈馬」,一名「竈雞」,但是引用《酉陽雜俎》,所以可能也是Diestrammena。彭大翼的「竈馬」,也是一名「竈雞」,而且「身軟長鬚,兩股能跳」,更像是Diestrammena。不過此蟲「無翼而褐色,身弱而易死」,卻是「其聲亦曰織織」。方旭引《山堂肆考》,也說是「鳴聲織織然」,只是不提此蟲「無翼」。
《本草綱目》註「竈馬」中,還提到:【附錄】促織。時珍曰︰促織,蟋蟀也。一名蛬 ,一名蜻蛚。陸機《詩義疏》云︰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澤如漆,有翅及角,善跳好鬪,立秋後,則夜鳴。----古方未用,附此以俟。
縣志中物種的詮釋,纂修時大多是引用專書,顯有獨見,且難免有張冠李戴之誤。《諸羅縣志》的「《詩義疏》。似蝗而小。善跳好鬪。立秋後則夜鳴。」和《彰化縣誌》的「立秋後,則夜鳴。」,就是錯誤地引用了《本草綱目》註「竈馬」中之「【附錄】促織。」
古籍中說的「竈馬,一名竈雞」,實際上是兩種蟲。「竈馬」是腳長而身軟長鬚、無翅不會叫的灶馬(Diestrammena sp.)(圖二)。而「其聲亦曰織織」或「鳴聲織織然」,指的是「灶馬蟋,又名短翅灶蟋、家蟋蟀」(Grylloides sigillatus)(圖三)。或許因為翅短,古人才以為家蟋蟀「無翼」。這兩種蟲常見於舊式廚房中,且多在夜間出現在灶頭頂,以致被混為一談。不過灶跤裏這腳不長的「短翅灶蟋」,雖然不是雞,但是會叫,河洛人就以「灶雞仔」稱之。
圖二:灶馬(取自Wikipedia 網站)
圖三:灶雞仔(雄,翅膀僅腹部一半長)(林義祥先生提供)
所以這種覕佇(躲在)灶跤的「雞仔」,就是「短翅灶蟋Grylloides sigillatus」。灶馬(Diestrammena sp.)雖然也是覕佇灶跤,但是無翅不會叫,當然就不能算是「雞仔」了。
有關「灶雞仔」的童謠tông-iâu(囡仔歌gín-á-kua)
灶雞仔tsàu ke-á/kue-á,跤蹺蹺kha khiàu
khiàu。
覕壁空bih piah-khang,歕洞簫pûn-tōng-siau。(覕,躲、藏。)
腹肚枵pak-tóo-iau,跳入灶thiàu
ji̍p tsàu。(枵,餓。)
滿地趖muá-tē sô,滿地搜muá-tē
tshiau。(趖,緩慢爬行。搜,翻找搜索。)
無人來bô-lâng lâi,四界跳sì-kuè
thiàu。(四界,到處。)
見著人kìnn-tio̍h lâng,驚見笑kiann-kiàn-siàu。(驚見笑, 害羞。)
趕緊走甲𧿳𧿳跳kuánn-kín tsáu kah phu̍t-phu̍t-thiàu。(走甲,跑得。)
跳入壁空thiàu ji̍p piah-khang,歕洞簫pûn tōng-sia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