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杜猴損五穀Tōo-kâu sún ngóo-kok




農業世界雜誌 362期(201310月),頁70-82
《這是啥物?》
杜猴損五穀Tōo-kâu sún ngóo-kok/何所之
童年記趣

    灌台灣大蟋蟀的經驗,是我難忘的兒時情趣之一。台灣大蟋蟀長得肥肥胖胖的,只會叫不善鬥,從前鄉下的小孩子們喜歡抓牠,回去用爐灰餘燼煨脆了吃。放學後我們常拿汽水瓶裝滿水,帶著玻璃罐,在草地上和菜園附近,到處找台灣大蟋蟀的土塚(圖一)。找到之後,先把土堆撥開使洞口顯露,再灌水,幾分鐘後,牠就從爛泥裡慢慢露出頭來。一看到蟋蟀的頭和那在空中揮舞的絲狀觸角,我們真是萬分興奮,但又不能馬上伸手去抓,因為牠若發現有人,會立刻退回洞內,有時寧可淹死也不會爬出洞外,就別想「灌牠出門了」。此時必須按兵不動,大家圍著洞口,靜待蟋蟀進一步露出胸部。一旦全身曝露,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生擒台灣大蟋蟀,把牠「關進」玻璃罐裡。也可以在蟋蟀爬至洞口時便以鏟子或竹片插入洞口後方,塞住蟋蟀的退路,就可以放心的抓出蟋蟀了。
回家之後,把蟋蟀的雙翅、連頭帶腸拔掉、清洗,然後拿餘燼煨脆了,來打牙祭。要不是大人不准許我們生火,否則我們經常備有整盤洗淨的台灣大蟋蟀,可以來一道「香酥炸蟋蟀」。


圖一:台灣大蟋蟀的塗壅thôo-ìng楊正澤博士提供)

各地蟲名之異
    有些昆蟲台閩語名稱,地區性的差異很大,台灣大蟋蟀和螻蛄就是一例。在筆者的故鄉(屏東縣枋寮鄉一帶),「tōo-peh-á」是指台灣大蟋蟀,善鬥的黃斑黑蟋蟀則分有黑色型的「oo- liông-á」和棕色型的tshiah-kiunn-á」,螻蛄叫做tōo-giat-á。有些地區螻蛄叫做tōo-kâu」,稱台灣大蟋蟀為tōo-peh-á」。有人說台灣大蟋蟀北部叫tōo-kâu,只有南部才稱牠為tōo-peh-á」。但是一位在宜蘭鄉下長大的朋友,稱螻蛄tōo-peh-á」。來自嘉義縣六脚鄉的一位昆蟲學朋友說,tōo-kâu就是台灣大蟋蟀,亦稱「杜八仔」,不是又少又難捉到的螻蛄。另外一位出生嘉義農家的朋友說,他們家鄉通通把這類的昆蟲叫tōo-peh-á」。可見台灣大蟋蟀和螻蛄,那個是tōo-kâu」?那個是tōo-peh-á」?不但因地而異,甚至於也因人而不同。
    「台灣大蟋蟀」中國大陸稱「花生大蟋」。福建農林大學昆蟲學教授黄建博士來信說:「螻蛄本地人(筆者註:指漳州人)俗稱度猴仔(龍海漳浦),雲霄一帶稱度伯,亦稱為剪柳仔(扒手的台語)。花生大蟋也通稱度猴仔,本地人一般彼此不分,將兩個混為一談。」所以台閩語中此二蟲名稱的混淆,可能源自來台先民的故鄉。
客家人對這兩種蟲的名稱,也是因地而異。我有一位來自美濃的客家同學,把「蟋蟀」叫做「土狗仔 tu gieu e 」。但是苗栗四縣的客家人稱「蟋蟀」叫「草唧仔co jid e」,他們講的「土狗仔」,是指「螻蛄」,所以「灌土狗仔」即「灌螻蛄」

台灣大蟋蟀和螻蛄的形態、生態差異

    台灣大蟋蟀Brachytrupes portentosisLichtenstein)屬於蟋蟀科的大蟋屬,廣佈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緬甸、泰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地,中國大陸稱之「花生大蟋」。體型肥胖,頭部圓而寬大,後腳發達,善於跳躍(圖二)。牠是唯一種會挖隧道棲息在地道內產卵的蟋蟀。每年冬天,孵化的若蟲挖洞鑽出土表,洞口可見土塚(圖一)。
螻蛄屬於螻蛄科,頭小,圓錐形(圖三),前腳發達狀如釘耙,善於掘土(圖四)。雌蟲有護卵及哺育若蟲的習性 初孵化若蟲受母蟲之護育,至二三齡後始獨立生活。螻蛄活動的地方,地面常出現大量彎曲的虛土隧道(圖五),在隧道上並留有一小孔,洞口有時頂起一小虛土堆。


圖二:台灣大蟋蟀林義祥先生提供)

 
圖三:台灣螻蛄林義祥先生提供)

 
圖四:螻蛄狀如釘耙的前腳林義祥先生提供)


圖五:螻蛄隧道(取自佛羅裡達州大學網站http://gcrec.ifas.ufl.edu/watermelons/insects/mole_cricket_tunnels_in_watermel.htm並得Jack E. Rechcigl教授准許使用,2013512
台灣有3種,其中以台灣螻蛄最常見:
台灣螻蛄 Gryllotalpa formosana Shiraki,1930棲息潮濕的農田或泥地溝渠
台中螻蛄Gryllotalpa dentista Yang, J. 1995
東方螻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 1839(以前認為是非洲
螻蛄 Gryllotalpa africana)廣佈蘇俄、中國大陸、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馬來群島、澳洲和夏威夷。喜歡沙質地環境,在過去鄉下常見於水田裡,隨著環境的變遷,這類的昆蟲越來越不容易看到。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無「台灣大蟋蟀」
 
    雖然台灣大蟋蟀和螻蛄的形態、生態差異,如此明顯,但是如前述此兩蟲全台各地的名稱卻混淆不一,難怪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將台灣大蟋蟀、螻蛄、善鬥的黃斑黑蟋蟀三種蟲混為一談。
此《辭典》中的華語「蟋蟀」詞目,依各地方言差異,列有:「杜猴tōo-kâu、杜伯仔tōo-peh-á、烏龍仔oo- liông-á、赤蜣仔tshiah-kiunn-á蟋蟀sik-sut、蟋蟀仔sih-sut-á」等俗稱。以下是此《辭典》中各台閩語俗稱的釋義引文(楷體):
杜猴tōo-kâu蟋蟀。昆蟲名。體型圓長,為黑褐色,觸角細長,後肢長大,很會跳躍。雄蟲翅膀上有發聲器,是利用兩翅摩擦發出聲音的。生性好鬥、怕光,會躲藏在泥土中或石礫下,以植物為食,是農作物的害蟲。
按:此「生性好鬥、怕光,會躲藏在泥土中或石礫下蟋蟀,不會是台灣大蟋蟀,所附圖片是一隻黃斑黑蟋蟀雌蟲。
杜伯仔tōo-peh-á螻蛄。昆蟲名。身長約三公分,全身為褐色,體形較圓。前肢粗扁有力,擅長掘地,生活在泥土中。除了捕抓小型蟲子為食,也會吃農作物的嫩莖,因此被視為害蟲。
按:「釋義」明示「杜伯仔tōo-peh-á」是螻蛄,且指出其「前肢粗扁有力,擅長掘地」特徵,但是所附圖片是一隻台灣大蟋蟀。(筆者註:此「張冠李戴」圖,經筆者指出後,己於20133月初刪除。
烏龍仔oo- liông-á黃斑黑蟋蟀。昆蟲名。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只有公蟋蟀被養來做競鬥用。
按:附圖片是「杜猴tōo-kâu」詞目的同一隻黃斑黑蟋蟀雌蟲。
蟋蟀仔sih-sut-á蟋蟀。見【烏龍仔】oo-liông-á 條。
按:附圖片也是「杜猴tōo-kâu」詞目的同一隻黃斑黑蟋蟀雌蟲。
赤蜣仔tshiah-kiunn-á蟋蟀sik-sut:無釋義。
台灣大蟋蟀不像烏龍仔或赤蜣仔那麼生性好鬥,但是無論台灣閩南人稱牠是「tōo-kâu」還是「tōo-peh-á」,牠是台灣唯一挖地道的蟋蟀。可是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蟋蟀」詞目下,竟未提及台灣大蟋蟀,查詢時根本「揣無台灣大蟋蟀」,只有一圖片,曾經被誤用來標示螻蛄。《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0276蟋蟀」詞彙比較表的「高雄混合腔」,只列「杜伯仔tōo-peh-á杜猴tōo-kâu」,沒有我們小時玩的「烏龍仔oo- liông-á赤蜣仔tshiah-kiunn-á」。高屏地區的閩南人所說的杜伯仔tōo-peh-á」,是指此《辭典》所沒有的「台灣大蟋蟀」,我們也不用「杜猴tōo-kâu」一詞。再者,蟋蟀和螻蛄分屬蟋蟀總科和螻蛄總科,而後者卻列在「蟋蟀」詞目下。
台灣大蟋蟀在台灣的分佈
根據楊正澤教授的調查(《地棲蟋蟀及棲所保肓》28,台灣大蟋蟀「主要為中南部地區分佈,---最北在苗栗頭份之永和山水庫。」。梁昇教授在〈台灣大蟋蟀〉(農業世界雜誌,20106月,322期,頁94一文:「臺灣大蟋蟀學名Brachytrupes portentosus(Lichtenstein1796),亞洲的重要分佈區,從臺灣、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尼、印度到澳洲。原來中國的福建省與海南島也曾有大量生存,但在大量使用農藥、殺草劑與過度使用化學肥料後,數量因此大減。這種俗稱為『肚猴』的小動物也是同樣的理由慢慢地自臺中以北地區消失中。」梁教授台灣大蟋蟀成蟲期的特殊行為--交配期地道之營造〉一文(農業世界雜誌,20116月,334期,頁88,圖二),也提到台灣大蟋蟀全球分佈由赤道到北迴歸線。
據殷海生、劉憲偉《中國蟋蟀總科和螻蛄總科分類概要》一書(頁52),花生大蟋(亦即台灣大蟋蟀)分布於中國的青海、北京、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和西藏。北京、江西、福建皆位於北迴歸線之北。昆蟲學家SCC博士2013725日賜函說:「十幾年前我上農場實習時曾看過噶瑪蘭平原有螻蛄和台灣大蟋蟀。」,所以從前台灣北部也有台灣大蟋蟀,可能也是因為「大量使用農藥、殺草劑與過度使用化學肥料」的關係,才「慢慢地自臺中以北地區消失中。」
出生台北縣板橋的劉建仁老先生,在他的《台灣話的語源與理據》部落格的〈狗蟻(kau`-hia- 螞蟻.附論:螻蛄 - tɔ-kau´(杜猴?)〉一文中,有下列兒時記趣:灌塗猴(kuanʟ-tɔ-kau´
作者小時候在鄉下的小學唸過書。每天一大早到學校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大茶壺把它裝滿了水,然後到操場到處看看。一看到地上有小洞時就把茶壺裡的水灌進去,灌滿之後不久就會有一隻蟲跑出來,這就是螻蛄,台語叫 tɔ-kau´塗猴,本字當是塗螻)。而這種把水灌入螻蛄居住的土穴中,逼迫螻蛄跑出來的行為叫做“kuanʟ-tɔ-kau´(灌塗猴)
雖然文中說「這就是螻蛄」,但是螻蛄恐怕不會棲息學校的操場,即使操場上有螻蛄,看到的會是土面上浮現薄薄一層的螻蛄隧道」(圖五),所以那些小洞很可能是台灣大蟋蟀挖的,只是北部的這些台灣大蟋蟀,現在已經消失了。
 
台灣人吃的是台灣大蟋蟀

    牧茂市郎和林學周1915年在《臺灣農事報》發表〈昆蟲の臺灣名に関する調査〉(原文註明本調查以偏台灣北部為主,並非是台灣人普遍的說法。依地區不同,名稱各有異。),其中有關tōo-kâu」和「tōo-peh-á」的資料如下:
一、      和名:こほろぎ。漢字:蟋蟀。福建語:トオカウ。俗字:肚猴。廣東語俗字:肚猴。備考:食用さす筆者註:原文印刷不清楚,可能是「食用させる大概是作為食用,供作食用的意思
二、      和名:けら。漢字:螻蛅。福建語:ト-ペア。俗字:肚 ?(筆者註:此造字,印刷不清楚,無法辨認 仔。廣東語俗字:肚狗。備考:捕鳥の餌に用ふ筆者譯文:做為捕鳥時的誘餌。
標音「トオカウ肚猴」和「ト-ペア肚?仔」,相當於tōo-kâu」和「tōo-peh-á」,而「備考」註明「トオカウ」可「供作食用」,「ト-ペア」則只「做為捕鳥時的誘餌」。此〈調査〉中,指閩南人所用語言為「福建語」,客家人所用語言為「廣東語」。
「台灣太史公」連橫的《台灣通史》(1920年臺灣通史社出版發行)卷二十八〈虞衡志蟲之屬〉「螻蛄」,列有「蟋蟀」,無注解,但有土猴」而註曰:形如蟋蟀,身肥髭短而色白,炸油可食。」
牧茂市郎和林學周〈昆蟲の臺湾名に関する調査〉說,「トオカウ肚猴」可「供作食用」,「ト-ペア肚?仔」則只「做為捕鳥時的誘餌」。連橫《台灣通史》中土猴」是炸油可食」。所以如果能調查出台灣人吃的是「台灣大蟋蟀」?還是「螻蛄」?或可推測出此兩蟲,何者為「トオカウ肚猴」?何者為「ト-ペア肚?仔」?何者為土猴」?
我童年灌的台灣大蟋蟀,我們叫牠tōo-peh-á。回家後把頭(連腸肚)、腳、翅去掉,用餘燼像炰(番薯那樣炰來吃。我們家鄉稱螻蛄tōo-giat-á」,我們也只吃tōo-peh-á」,沒人吃tōo-giat-á」。
    朱耀沂教授在〈從「梧鼠技窮」談螻蛄〉一文(見台灣昆蟲通訊2010(8))中說:螻蛄雖被視為害蟲,但去翅除腳後用火烤,是美味的食用昆蟲。」朱教授賜函(2013-3-29中提到雖我未吃過螻蛄,取食螻蛄之風俗相當普遍,如臺灣、日本、中國大陸、中南半島、非洲不少國家,可查如下一些文獻。」
吃螻蛄的習俗,東南亞各國相當普遍。寮國人稱螻蛄「meang xone,泰國人稱螻蛄mangkachon」,馬來西人稱螻蛄suruk tongook」,各國都有他們當地的「螻蛄佳餚」(圖六),馬來西人還強調不用油快火清炒的螻蛄,才好吃而且更有營養菲律賓有一道名菜,他加祿語(Tagalog)稱Kamaru(亦作Kamaro Camaro)。據菲律賓大學Candida B. Adalla教授說:Kamaru是以螻蛄(也有人用蟋蟀)先用蒜頭、洋蔥溫火炒了之後,再加上醬油、醋和辣椒調味而成的特殊菜餚,有些地區還加上椰子汁勾芡。菲律賓人稱螻蛄「aro-aro」,來自伊洛卡諾語(IlocanoIlokano),這是菲律賓使用人口第三大的口語(前兩名分別是他加祿語和宿務語Cebuano)。


 

圖六:螻蛄佳餚(寮國國立大學Somkhit Boulidam教授提供
    為了知道台灣人吃的是「台灣大蟋蟀」?還是「螻蛄」或是兩者都有人吃,我做了一些調查,結果如下

一、一般民眾的經驗談
(一)、來自新港的H先生說:
我是鄉下長大,對所見的昆蟲的名稱,也很熟悉。所示圖一至圖四是「杜伯仔」,大概相當於您所謂的「台灣大蟋蟀」。圖五不知名。
經過查證我90歲的四叔,他說確實吃過tōo-kâu(杜猴)。85歲的五叔只吃過tōo-peh-á(杜伯仔)。我小時候吃過烘tōo-peh-á,也吃過糋tōo-peh-á,沒吃過tōo-kâu,但我四叔說tōo-kâu更好吃,更紮實。而且有擔仔擔出來賣。現在tōo-kâutōo-peh-á都很少了,更少人吃了。
4/20回新港問我四叔,他說杜猴形似杜伯仔,體形較小,略呈綠色。似乎不是穴居昆蟲。

按:H先生依據我寄的圖片和他的兩位長輩所說的話,認為「tōo-peh-á(杜伯仔)」就是「台灣大蟋蟀」。又根據H先生四叔的描述,此「形似杜伯仔體形較小,略呈綠色」的「杜猴」,很可能就是「螻蛄」。可是H先生的五叔沒吃過「tōo-kâu或許早期的台灣,「台灣大蟋蟀」和「螻蛄」都有人吃,後來只吃「台灣大蟋蟀」,所以小五歲的五叔才沒有吃過「tōo-kâu」。
(二)、一位S先生回信說:
當年我佇高雄中學讀初中,若看到花園塗跤有tōo-peh-á」衝ìng所形成的小塗堆,阮就共小塗堆pué開,灌水入洞,逼出1隻「tōo-peh-á來耍。
按:S先生信中所提會ìng所形成小塗堆」tōo-peh-á」,就是台灣大蟋蟀。
(三)、中央廣播電臺的《閩語節目,有位共同主持人,在2013418日的節目中,談童年「灌tōo-kâu」的事。這位來自斗六的先生,提到tōo-kâu、「oo-liông-á」和「tōo-peh-á」三種蟲,描述大致如下:
tōo-kâu」大如拇指,有觸角,翅土色,洞口有「塗thôo-ìng」(筆者註:隆起的小土堆),不會叫;「oo-liông-á」有食指大,黑色,有觸角,會叫,善鬥;「tōo-peh-á」頭尖,体軟,無觸角,只有小指大,不會叫。
按:據節目中的描述,推知tōo-kâu」是台灣大蟋蟀、oo-liông-á」是黃斑黑蟋蟀、tōo-peh-á」是螻蛄。不過這三種昆蟲都會叫,黃斑黑蟋蟀叫得最響亮。以手指量大小,只能用小孩的手,因為台灣大蟋蟀、黃斑黑蟋蟀和螻蛄,都沒有大人的拇指、食指、小指那麼大。螻蛄也有觸角,只是沒有其他兩種蟋蟀的觸角長。這位先生說他吃過一家山產店一道「(tsìnn) tōo-kâu」菜以及小時同伴炰的tōo-kâu」,所以他吃的是「台灣大蟋蟀」,不是「螻蛄」
(四)、在雲林縣長大七十多歲的林先生,看完我寄的圖片之後,指認地說:
圖一、二、三、四全部都是tōo-peh-a,圖五則是too7 phu2 a2too7 phu2 a2不能吃,牠也不會損五穀,牠都在土面上活動,或是在土的下方淺層活動,會因此浮現薄薄的一層隆起,跟Tōo-peh-a有個洞穴的可尋的樣子不一樣。
小時候會灌tōo-peh-a,還會拿來用火烤來吃,而台南鄉間的餐廳也有tōo-peh-a這道菜,會在tōo-peh-a的屁股塞蒜頭或番薯塊,然後下鍋油炸,很香很脆。
按:林先生所描述「too7 phu2 a2牠都在土面上活動,或在土的下方淺層活動,會因此浮現薄薄的一層隆起,跟tōo-peh-a有個洞穴的可尋的樣子不一樣。」,是指「螻蛄的隧道」(圖五)和「台灣大蟋蟀的塗壅thôo-ìng」(圖一)的不同。所以林先生的「too7 phu2 a2」,就是「螻蛄」,他所謂的「Tōo-peh-a」,就是「台灣大蟋蟀」。
林先生還說:「Tōo-peh-atōo-kâu是一樣的昆蟲,只是各地稱呼不同而已。而「Tōo-kâu損五穀」這句俗諺以前常聽到,以花生為例,花生苗還在生長時,tōo-kâu就會去咬,於是花生苗就枯萎了,無法繼續生長出果實。」所以林先生的「tōo-peh-a和「tōo-kâu」是台灣大蟋蟀」,too7 phu2 a2是「螻蛄」。
(五)八十多歲的台語學家劉老先生說:
我自己沒有吃過"塗猴"(蝗蟲倒是有的),也沒有聽說過台灣人有吃塗猴的習俗。查過"台灣風俗誌",沒有吃"土扒仔"的記載。
按:依據劉老先生部落格《台灣話的語源與理據》的文章,「塗猴」是指「螻蛄」

二、       昆蟲學家的經驗談
(一)ML博士說:
我在餐館見過用「台灣大蟋蟀」做的菜,但是從未見過「螻蛄」入菜
(二)、來自嘉義新港鄉下的MH博士說:
吃過螻蛄,是我結婚歸寧的第一道菜,吃過台灣大蟋蟀,是我自已煮來吃的
按:可惜MH博士不能確定,她母親做的這道菜,用的是「螻蛄」。
(三)、來自嘉義縣六脚鄉的RH博士說:
Tōo-kâu就是台灣大蟋蟀,亦稱「杜八仔」,不是又少又難捉到的螻蛄。所以我們小時候,夏天捉來吃的是台灣大蟋蟀。我們不吃螻蛄因為牠沒有台灣大蟋蟀那麼大、那麼肥,也不好吃。七八月,尤其大雨之後,田裡就有很多台灣大蟋蟀。在我們家鄉,稱螻蛄「剪仔」,但是臺南人稱牠「dou-gei-ai」。
(四)、在台北長大的楊曼妙博士說:「以前從我媽媽處得知的灌tōo-kâu,指的是灌螻蛄,不是蟋蟀。
她在印地安啤酒屋(原位於台北市八德路二段196號,2010年歇業)吃過「炒蟋蟀」名菜(圖七)。
按:此圖中的蟋蟀,不是會鬥的oo-liông-á」,而是台灣大蟋蟀。




圖七:炒蟋蟀楊曼妙博士提供

(五)住嘉義市七十多歲的一位昆蟲學博士說:
你所問的「too-kau」是為泛稱的「螻蛄」,而「 too-peh-a」就是泛稱的「蟋蟀」。台灣大蟋蟀是田園中最大型的蟋蟀,也是鄉下餐桌上的珍品。
(六)、SCC博士說:
我在彰化縣鄉下長大,從小就認為「螻蛄」是「土扒」,「土猴」是「台灣大蟋蟀」但當年宜蘭縣有的鄉民告訴我說「土猴」是「螻蛄」但也有鄉民說是「台灣大蟋蟀」所以並不一致,「土猴」亦有相同情況這是我所知道就我所知二年前還有人吃台灣大蟋蟀但螻蛄沒有

三、相關文獻
(一)、《臺灣風俗誌》(片岡巖著,大正十年(1921)1178:「土扒仔,其狀如蟋蟀,大小如大拇指,體質肥軟,有柔軟的翅,常在土中一尺乃至二三尺掘穴棲息,夜晚出穴,食斷作物、植木等之莖,使其枯萎。土人捕捉法,灌水於穴,水滿則自穴中爬出,予以捕殺之。土扒仔於日沒時出穴口鳴叫,其聲如轡蟲,連續不斷,至夜十二時、一時始停。自夏至秋產生。南部地方最多。」(劉建仁老先生譯文)
按:若此蟲「其狀如蟋蟀,體質肥軟,有柔軟的翅,---於日沒時出穴口鳴叫,其聲如轡蟲。」那麼此「土扒仔」就是「螻蛄」。文中並沒有提到吃螻蛄。又「轡虫(クツワムシ)」據松村松年《日本昆蟲學》(東京:裳華書房, 1898年)「クツワムシ」就是日本紡織娘。
(二)、楊正澤教授在〈地棲蟋蟀及棲所保肓〉一書(頁29)的「台灣大蟋蟀」一則中說:「台南玉井大內等地芒果園內有相當的族群,當地人大量採集賣給餐廳,『炸土伯仔』是有名的一道佳餚美食。」
(三)、梁昇教授〈台灣大蟋蟀成蟲期的特殊行為--交配期地道之營造〉一文(農業世界雜誌,20116月,334期,93),提到「成蟲是臺灣的山產店非常自豪的供應品。售價十幾年來一直在每隻二十元新臺幣以上,嘗試過者都覺得味美。」
由以上的調查和相關文獻,可見台灣人吃的是台灣大蟋蟀,早期或許也有人吃螻蛄,但是後來就沒人吃了。所以「台灣大蟋蟀」,就是牧茂市郎和林學周〈昆蟲の臺灣名に関する調査〉文中「供作食用」的「トオカウ肚猴」。牠也是連橫《台灣通史》中「炸油可食」的土猴」。牧茂市郎和林學周文中所說「做為捕鳥時的誘餌」的「ト-ペア肚?仔、螻蛅」,就是螻蛄
「台灣大蟋蟀」和「螻蛄」台閩語的漢字問題
    雖然從台灣人吃蟲的習俗,可以推測出〈昆蟲の臺灣名に関する調査〉文中的「トオカウ肚猴」和《台灣通史》中土猴」,就是台灣大蟋蟀,而且牧茂市郎和林學周所文中說「ト-ペア肚?仔、螻蛅」,就是螻蛄,但是如前述,台閩語中此二蟲的俗稱一直混淆不清,那個是tōo-kâu」?那個是tōo-peh-á」?不但因地而異,甚至因人而不同。中、日各辭典所用此二蟲俗稱的漢字名詞之多,也不勝枚舉
小川尚義素有「台灣語言學先驅」、「台灣語言學之父」之稱,據他編的《臺日大辭典》(1932):「土猴」是大蟋蟀(おほこほろぎ);「土狗」是台灣大蟋蟀(たいうんおほこほろぎ)害蟲にして夜間美聲を發す。」(筆者譯文:台灣大蟋蟀,夜間發出美聲的害蟲。;「土扒」是螻蛄の一種(筆者譯文:螻蛄的一種)。小川氏將「大蟋蟀(おほこほろぎ)」和「台灣大蟋蟀(たいうんおほこほろぎ)」分條注釋,可見他認為這是兩種蟲。
又據小川尚義的《新訂日台大辭典》(1938):「けら(螻蛄)」是 土扒或土扒仔;「大こほろぎ」是土猴。1907年版《日台大辭典》列「けら 螻、螻蛄」為「土猴、肚猴」,此1938年版改為「土扒、土扒仔」。《新訂日台大辭典》也沒有1932年出版的《臺日大辭典》中的土狗 = 台灣大蟋蟀(たいうんほこほろぎ)」。小川氏為何編《新訂日台大辭典》時,不列「台灣大蟋蟀(たいうんほこほろぎ)」,不得而知。

    東方孝義《日新辭書》1931有下列相關資訊:
台語「トオ カウ」,漢字「土猿」,在台灣北部指「螻蛄(ケラ)」,在中南部指「蟋蟀(コホロギ)」。「コホロギ」是蟋蟀的一種,體大,異於灶雞仔(サウコエア)和蟀蟀(筆者註:原文如是)(シイスツ)。「土猿壅(イエン)= 蟋蟀ノ盛土(筆者譯文:蟋蟀的土堆)」。台語「ト.オ カウ(土猴)(泉)」同「土猿」。
如果「土猿壅」就是「蟋蟀的土堆」,那麼「土猿」或「土猴」就是「台灣大蟋蟀」。
除了上面引用的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之外,下面是其他中文辭典所列的相關資訊:
《普通話閩南語詞典》(厦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漢語方言研究室,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台灣版:台笠出版社,1993年):[螻蛄]ㄌㄡˊ ㄍㄨ。昆蟲,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黃色。前腳大,呈鏟狀,適於掘土,有尾鬚。生活在泥土中,晝伏夜出,吃農作物嫩莖。[涂猴]
  《台灣閩南語辭典》(董忠司主編,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塗伯仔],又作「杜伯仔」。昆蟲名,俗或以蟋蟀的幼蟲為「塗伯仔」。「塗」字以海口腔變為三調。又名「杜猴」。" “[杜伯仔],昆蟲名。參見「塗伯仔」。
 
《閩南方言大詞典》(周長楫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涂猴] 螻蛄。灌涂猴:比喻大量飲水脹肚子。
除了以上辭典之外,有一位以「草原」為筆名的作家,在1953《農友》4(9) 期發表的〈大蟋蟀的簡易防治法〉中說:
本省農友們都叫它土狗或土猴,這是它的俗名。這一種蟋蟀有它的特殊巢孔,---在地面上巢孔的周圍,用細土積成一個小堆,東一堆西一堆每孔有一頭,很容易被發現。---在白天它是隱居在地道裏,一到夜間它就爬出來嚼食農作物,為害蔗苗上肥大柔嫩的芽,茶樹的幼苗的,一般旱田作物,像豌豆、大豆、茄子、黃麻、胡麻、甘諸、西瓜等它都喜歡吃的,是農家的大害---稚蟲和成蟲同樣都要為害農作物。
此文所說的顯然是台灣大蟋蟀,但是附圖「一到夜間,牠就出來嚼食農作物。」畫的是一隻螻蛄。
 
綜合以上中、日文辭典及農業刊物,這兩種蟲的台語漢字,目前至少有:土猴、杜猴、土猿、土狗、土扒、涂猴、涂伯仔、塗伯仔、杜伯仔」等,此外網路上所流傳的還有:「肚猴、猴、肚扒仔、土伯仔、度比仔、大土狗」等。如前述,教育部《辭典》的「杜伯仔」是螻蛄,但「杜猴」是烏龍仔不是台灣大蟋蟀。
螻蛄因為其頭似狗頭,所以除西漢.揚雄撰《方言》中說「南楚謂之杜狗」之外,其他古籍中還有「土狗、地狗」等俗名。清.方旭《蟲薈》(卷三.昆蟲,頁二十二)也指出螻蛄「其身狹而長,兩鉗四足」,「兩鉗」就是釘耙狀前足。我花了半年多,想從古籍釋蟲和昆蟲學觀點,來比較這些辭典和網路上所用的名稱,從中找出這兩種蟲台語的「適當」漢字,最後覺得此事實在是「多此一舉」,因為:
一、兩種蟲的台閩語俗名,不但因地而異,甚至於也因人而不同,突顯台語的特色。
二、無論採用那一名詞,都只適用於某一地區。例如教育部《辭典》的「螻蛄」用「杜伯仔」,但是高屏地區的人所說的杜伯仔」是指「台灣大蟋蟀」。
因此雖然為了便於閩南語教學及閩南語文字化,教育部集思廣益編了《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以「建議用字」的方式,試將閩南語的漢字「標準化」。不過依我個人的淺見,「螻蛄」和「台灣大蟋蟀」的閩南語漢字,從邏輯的觀點上來看,是無法達到「標準化」的,我覺得只能希望作家註明所用俗名是指那一種蟲。我倒是盼望教育部的台語學家們,採納我的建議,修訂《辭典》中遺漏的台灣大蟋蟀」和「螻蛄」的錯誤,以免「將錯就錯、代代以訛傳訛」。不過本文仍採用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建議用字」:「杜猴」和「杜伯仔」。

和「杜猴」有關的俗諺

    不論「杜猴」是指「台灣大蟋蟀」?還是「螻蛄」?這兩種蟲都是農作物的害蟲。台閩語俗諺「杜猴損五穀Tōo-kâu sún ngóo-kok」,指杜猴損壞農作物,隱喻為糟蹋糧食、暴殄天物之意。用來責備人白白的糟蹋物質,不珍惜可用之物。也用來稱一個只是把東西吃下去,根本不懂得欣賞那東西的美味的人。
另一諺語「杜猴()口惡Tōo-kâu khang kháu ok」,是說「杜猴」只在自己的洞口時,才很兇猛(指振翼鳴叫)。比喻一個能力有限的人,只會在自家門口逞強叫囂,威風凜凜殺氣騰騰來嚇人。
台灣大蟋蟀雄蟲在繁殖期,夜晚會在洞口附近,磨擦翅膀鳴叫來吸引雌蟲入洞交配。但是螻蛄雄蟲也會在洞口鳴叫,以吸引雌蟲。台灣大蟋沒有烏龍仔和赤蜣仔那麼善鬥,不過鬥贏時也會叫。螻蛄雖然也會「打架」,但是打贏了不會叫囂。所以此「空口惡」的「杜猴」,很可能是指台灣大蟋蟀。
和「杜伯仔」有關的囡仔歌
以下兩首囡仔歌,原載於民國9611月臺南社會教育館出版的咱的府城咱的夢》,府城台語文讀書會文集6,頁80。承蒙作者郭美逢老師准許引用(2013/01/21),並特地為本文補注讀音及華語譯文如下:
〈杜伯仔tōo-peh-á 郭美逢Kueh Bí-hông
 ()
杜伯仔佮我是麻吉 tōo-peh-á kah guá sī mah-tsih
學校讀冊上歡喜ha̍k-hāu tha̍k tsheh siōng huann-hí
上課恬恬認真記siōng-khò tiām-tiām jīn-tsin kì
下課外口欶空氣hā-khò guā-kháu suh khong-khì
 ()
杜伯仔佮我好兄弟tōo-peh-á kah guá-hó-hiann-tī
放學做伙四界去 pàng-o̍h tsò-hué-sì-kè-khì
廟口看戲食冰枝biō-kháu khuànn hì- tsiáh ping-ki
生活自在閣趣味 sing-uáh tsū-tsāi koh tshù-bī
()、華語按呢唸
蟋蟀 (杜伯仔)
蟋蟀和我是好兄弟,學校讀書最樂趣,上課認真做筆記,下課到處玩遊戲;
蟋蟀和我是好兄弟,放學一起到處去,廟口---邊吃冰來邊看戲,生活自在又有趣。
筆者註:
麻吉,英文match譯音,原義「相配」,如衣服配得很合適、二個人相處得和諧引申為「好朋友的關係」。
和「蟋蟀」有關的台灣古典漢詩

    許南英1855年-1917年),臺南府安平縣人,清朝進士出身。所著《窺園留草》書中,有一首〈蟋蟀〉詩如下:

善鬥能鳴獨出群sian3/sia tou3 leng5 beng5 tok8 chhut kun5
草蟲爭自建殊勳chho2 thiong5 cheng chu7 kian3 su5 hun
半閒堂子依然在poan3 han5 tong5 chu2 I jian5 chai7
別有消閒不用君piat8 iu2 siau han5 put iong7 kun

黃東陽教授華語譯文如下:
善於相鬥又能鳴叫確實一支獨秀而超群,
在草蟲中的爭鬥中自是建立出眾的功勳;
只是休閒用的堂子雖然依然還在,
卻已經有其他消閒活動自是用不著你(蟋蟀)來消磨時光了。

筆者註:
閩南語標音取自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網路展書讀〕網站
http://cls.hs.yzu.edu.tw/TWCCP/TWCCP_Content.aspx?ID=381
讀者可前往同一網站的
欣賞洪澤南老師以閩南語吟唱及朗讀此詩。


被稱為「蟋蟀宰相」的南宋宰相賈似道,在西湖畔築屋,稱為「半閒堂」,從事鬥蛩之戲,還寫了一本《促織經》。據《宋史》記載,當金兵圍攻襄樊時,賈似道居然還在「與群妾據地鬥蟋蟀」呢!


沒有留言: